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录 > 历史文化

康熙为什么一定要收复台湾?

2019-02-12 17:54:01 作者:奇闻录

  康熙收复台湾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拜《康熙大帝》所赐,我们不仅熟悉了施琅,还知道了姚启圣,他们都对收复台湾有着莫大的功劳。事情是这样的:

  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而成为百世流芳的民族英雄。而定鼎中原的清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必须从意欲独立于国家版图之外的郑氏割据政权手里再次收取台湾。为此,大清和郑氏集团进行了几十年的斗争。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始而招抚,招抚不成而征剿。剿抚之下,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而康熙帝不以胜者自骄,下令厚葬郑成功父子并盛赞郑氏一家为"海外孤忠"。

  当然以上是官方的说法,当然是主流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整,但是小编不这么认为,如果当时是汉人的朝廷,有可能说是维护国家统一,但是满足入主中原,对于他来讲是没有国家的,他在建立他的国家,所以也谈不上说收复台湾了,国家就真正统一了。

  而且,在施琅收复台湾以后,康熙曾考虑过:宜迁其人,宜弃其地,也就是把人迁回来,台湾就不要了,说明康熙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台湾这个地方。而只是想要这里的人,那么他为什么要这里的人呢,我们要看一下他的前因后果。

  与台湾又战又谈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内部发生争讧。清朝乘机派使者,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郑经为了减轻压力,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印玺。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经不允,谈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郑氏据守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厦门,郑经战败,退出厦门,逃奔台湾。清朝乘胜派舟师出征台湾,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

  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经济不稳,无力用兵海上。而台湾郑氏,土地初辟,人口甚少,生产落后,经济困难,急需大陆的粮食和物资供应。且郑部大多是福建人,离家日久,思恋乡土,私下渡海来归者络绎不绝。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海纪辑要》),拒绝清朝的招抚。康熙亲政后,刑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江日升《台湾外记》)。

  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决策选将不久,郑经病逝,其子郑克土爽嗣位。清廷讨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反对武力攻取台湾的人很多。康熙排除了众多反对意见,决定采取“剿抚并用”的方针,“底定海疆”。

  由上面的前因后果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康熙一开始只是想让台湾称臣,也就是让郑氏臣服就可,甚至还可以封“八闽王”,但是郑经没有同意,一方面他在台湾凝聚人心主要靠的还是反清复明,并且岛上还有明朝的王爷。而康熙经过一件事之后,才真正的下定决心收复台湾,那就是发生了三藩之乱,郑经和三藩一度联手,搞得康熙都想迁都,康熙这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是汉家的地方,我大清始终是外来的,在大清统治范围内,如果有一个地方还在反清复明,那么清朝就永无宁日,因此消灭反清复明的力量,这才是康熙收复台湾的真正决心,收复台湾也只是要让这些人剃发易服,归于大清统治而已。

  或许,消灭反清复明的有生力量的郑氏集团,才是康熙收复台湾最大的动力。

  在很多人心目中,猪八戒的武力只比沙僧强那么一点点,和孙悟空是没法比的,比很多妖怪都差。但这就错了,猪八戒的实力可以与猴子相提并论。

  猪八戒作为野猪精出场,观音菩萨带着徒弟木叉到长安去寻找取经人,路上分别遇到做妖怪的沙僧、八戒、小白龙及孙悟空,在菩萨的劝说和帮助下,他们都皈依佛 门,愿意保唐僧取经。其中遇到沙僧和八戒时,木叉都和他们打过,结果是木叉和沙僧打“两个来来往往,战上数十合,不分胜负”,最后是沙僧架住木叉的铁棒问 话,才知道遇到了菩萨。八戒和木叉动手,“两个正杀到好处,观世音在半空中,抛下莲花,隔开钯杖”。菩萨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木叉难以抵挡八戒,于是抛下 莲花隔开耙杖。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和木叉打了五六十回合,木叉才败下阵来。孙悟空和二郎神打得天昏地暗时,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商量扔什么东西下去打一下孙悟空,与观音扔莲花隔住八戒一样。这样看来,八戒的武力和孙悟空相比差不多。

  八戒和悟空的战斗又是什么情况呢?

  在高老庄云栈洞,孙悟空和八戒争斗,“他两个自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那怪不能迎敌,败阵而逃,依然又化狂风,径回洞里”。几乎打了一晚上,猪八戒才败退。

  那为什么在取经路上,猪八戒经常表现不佳呢?

  其 实,在取经路上的前期,打黄风怪等情节中,猪八戒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在宝象国,遇到了奎木狼下凡的黄袍怪。第一次交手,猪八戒和沙僧与黄袍怪打了个平 手,第二次交手失利,八戒逃脱,沙僧被擒。后来去请回被唐僧赶走的孙悟空,才取得了胜利。很多人就因此轻看了八戒的武力。

  黄袍怪武功之强,是超过我们读者想象的。孙悟空回来后,先变成公主,骗吞了黄袍怪吐出来的舍利子玲珑内丹,加之黄袍怪前晚宿酒未消,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两人还“战有五六十合,不分胜负”。最后是天庭念咒把黄袍怪收回去的。

  以黄袍怪为参照物,八戒的实力比起悟空来,并不见得就弱。  在取经路上,猪八戒经常被妖怪抓住,甚至被皇宫里的卫士抓起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 认为,猪八戒做了唐僧的二徒弟后,在一开始是很卖力的。但随时时间的推移,八戒就看出门路来了,他发现,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最后总会有上天的帮助度过难 关。且孙悟空神通广大,又争强好胜,何不装愚守拙,让猴子去扛呢?最重要的是,孙悟空那么卖力,那么忠心,那么勤恳,却多次被唐僧骂,被唐僧念紧箍咒,甚 至被赶走,猪八戒洞悉事态人情,明白工作做得多,被埋怨也就越多;你什么事情都不做,反倒没人说你的不好。所以在后来的取经路上,猪八戒就偷懒耍奸,叫他 去做事,他多半躲到一旁去睡大觉。结果他反倒很受唐僧的宠爱,经常叫嚷分行李散货,唐僧也从不责罚他。

  孙悟空爱叫猪八戒为“呆子”,其实真正呆的是孙悟空,看不穿人情世态。这就是世人做事的可悲。

  所以,在取经路上,和妖怪们的对阵,往往不能体现八戒真实的武力。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八戒才展示自己的本领,一是他认真对待的时候,二是他发怒的时候。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