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录 > 历史文化

西方为什么称俄国人为ldquo;鞑靼人rdquo;?

2021-06-29 07:03:44 作者:奇闻录

  “撕下一个俄罗斯人的脸皮,你就会发现一个鞑靼人”——这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欧文对俄罗斯人的一句著名评语。其他一些英法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也有类似评价。

  “鞑靼”是欧洲人对突厥与蒙古人的一种统称,“鞑靼”本不属于西方。以鞑靼人的真实面目描述俄罗斯人,这说明俄国人的精神引擎与蒙古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把俄罗斯人与蒙古突厥合为一谈,这绝不是空穴来风。俄国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曾经那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国家,而是蒙古帝国的藩属国。早期的俄罗斯地处东欧大平原,没有任何保障自身安全的天然屏障,就像没有护栏的婴儿车。正因为如此,它经常受到来自突厥、蒙古的入侵,饱受奴役之苦。

  中世纪,俄罗斯大部分领土都在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内。

  13世纪的欧亚大陆,是蒙古人的天下。整个东亚、中亚、北亚、西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和中欧大部分地区都在其统治范围内。那时欧洲大陆,有匈牙利、波兰、乌克兰、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被蒙古帝国占领。作为征服者,蒙古帝国对这些国家影响都不小。但是,要论哪一国受蒙古帝国的“草原狼文化”影响最深,可能这个国家非俄莫属。

  莫斯科大公国(俄国前身)遭受蒙古金帐汉国的统治,长达百年。蒙古人的统治带来了这个民族的不安,同时也给该民族的血液中注入了“铁”。武力意识、扩张意识和征服意识深深地融进俄罗斯民族的心理意识中。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经历,使俄罗斯民族自古就形成了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感。因此,消除这种固有的不安全感和畏惧心理,就成了俄罗斯历代统治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在俄罗斯身边,有个重量级的榜样。那就是奴役他们的蒙古帝国。仿佛是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爱上劫匪),侵略者反而成为被奴役者的精神领袖。俄式霸业以军事开路,活脱脱就是蒙古帝国的翻版。“俄罗斯帝国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蒙古帝国思想”——

  要不受欺负,甚至可以欺负别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向外扩张,最大限度地扩大疆域,把“婴儿车”造得越大越好。

  俄罗斯的“造大婴儿车”思想确立了他们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军队。纵观俄罗斯的历史,军队在国内一直拥有很高的地位,建立军事强国、一直贯穿于俄罗斯强国路全程。为了达到军事政治目的,俄罗斯常常倾其所有,不计成本,甚至有时干脆用军事手段替代经济手段,以军事扩张谋求发展,成为俄罗斯特色的战略文化。

  蒙古帝国为俄罗斯留下了“铁血遗产”,因为践行“铁血征服”,俄罗斯史上不断涌现“军政强人”,从彼得大帝、叶卡特琳娜,到尼古拉二世,均以“铁血耀武”著称于世。

  “俄国人普遍地具有一种奇怪的迷信,以为他们注定要征服世界。正是这种感情使俄国士兵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具有惊人的坚韧和耐性”——这是19世纪中叶美国驻俄公使曾对俄国人“征服思想”的评价。

  其实,这种征服世界的思想,同样能在蒙古帝国那里找到出处——要么被征服、要么主动侵略。没有其他路好走。从16世纪起,俄国人翻越乌拉尔山,向亚洲扩张,沿途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把土著杀光,将征服的土地直接纳入本国版图。这种思想与草原狼的生态环境异曲同工——不猎食、毋宁死。

  师从蒙古帝国的俄罗斯强人,取得过类似成吉思汗的“伟业”,但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显得相当孤独,说得过去的朋友,少之又少。诸国根据历史经验对俄罗斯做出这样判断——他们令人生畏,同时也是个“交不透”的国家。世界已经习惯俄罗斯变脸。不少人以为俄罗斯的变脸,是一种外交策略,而实际上,这里隐含根深蒂固的文化血脉。就像前面讲到的草原文化的另一面:假道伐虢,见利忘义。一切为扩大生存空间、利益最大化服务。

  纵观俄罗斯在东洋变迁史中的角色,几起几落。由于军事扩张,它曾占据了旧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取得了远东“准霸主”地位。由于政治慢拍,它在几次欧洲大变革中命运多舛。20世纪初叶,沙俄帝国与日本争夺东洋霸权,遭受重创,实可谓“老军国”不敌“新军国”,或言“成也军国,败也军国”。

  虽然就地域来说,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说它是西方大国或东方大国都可以,然而它实际上它在哪方世界都“难以定居”。在历史上,俄罗斯没有值得信任的西方朋友,也没有平起平坐的东方朋友。东方国家惧怕它,西方国家排斥它。 这确实和当年的“鞑靼人”在欧亚大陆的命运可有一比。

  近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一卷唐代文书,为大家展示了唐代一位12岁学生的家庭作业,引发网友围观。据了解,这份家庭作业一位名叫卜天寿的学生在唐景龙四年(即公元710年),抄写的是《论语·郑氏注》,总长5.38米,宽0.27米。有趣的是,卜天寿写完作业后,还在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想老师能早点下课: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这份作业将唐代“熊孩子”任性可爱的形象显现出来,令网友大呼“唐代熊孩子任性起来也是蛮萌的”。

  其实,“萌萌哒”不仅只有唐代“熊孩子”,最近几年,还有商代版“愤怒的小鸟”、故宫非开放区的“护裆萌狮”、6000年前的“越狱兔”、比着“剪刀手”的千年佛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批萌文物走红网络。下面,请您跟小编一起去看看那些“萌萌哒”文物吧。

唐代“熊孩子”写打油诗叫老师早下课

  盘点那些“萌萌哒”文物:

  山西青铜器外形酷似“愤怒的小鸟”

  此前,山西博物馆馆藏的商代青铜器鸮卣(xiāo yǒu),因外形酷似网络游戏里“愤怒的小鸟”走红网络,还引发了一场猜测热潮。大家除了对这件青铜器的功用进行探讨外,甚至依照其外形,衍生出很多种称谓:“怪物史莱克”、“外星生物”、“胖乎乎的小猫头鹰”……一时间,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激活了大家对这件文物的兴趣。

  据了解,这件“萌萌哒”青铜器高24.4厘米,重量接近3公斤,由两只背靠背站立的猫头鹰合璧而成,顶部圆鼓鼓的盖子是猫头鹰的头部,下方浑圆带有弧度的容器则是其身体。从前后两个方向看,整件器物凛然威武又不失可爱。在商代,“鸮”是指猫头鹰,“卣”是一种酒器,两者合起来就是一件“猫头鹰造型的青铜酒器”。

  故宫“护裆狮”一爪摸后脑勺一爪护裆

  最近,故宫断虹桥的桥望柱上的一只“护裆狮”算是红透网络。在故宫武英殿东侧,有一片未开放区,里面有座断虹桥。桥东,从南开始数,第四只狮子的形态奇特——它一爪摸着后脑勺,一爪护在裆部,嘴巴微张。虽然经过日久风吹,多少有些面目模糊,但它一副抓耳挠腮、欲说还休的“憋屈”样依然萌态十足。有网友评论到“内心戏十足啊”。

  故宫里为何会有如此生动有趣的石狮子呢?据《前汉书》中记载,自张骞通西域后,狮子是作为贡品运至长安。这种数量极少的贡品,只有皇帝和少数王公大臣才能见到。作为社会底层的工匠们,只能通过“道听途说”加上主观想象,再结合猫、虎等动物的特征来创作石狮子。因此,工匠们塑造出来的狮子形象,难免不那么“写实”。

  关于“护裆狮”诞生的还有另外两个原因。首先,人们的审美观随着历史变迁发生了改变。石刻专家刘卫东说:“有些元代的石刻显得很生动,狮子头大腰细,看上去像是青蛙,我管它们叫‘前卫’古董艺术。”第二,明建立了汉民族政权后,艺术领域的创造性开始明显减弱,在塑造石狮的表情和状态时,也逐渐形成了固定格式,统一成现在大家常见的威严冷酷的样貌,不再龇牙咧嘴地嘻笑。专家表示,“目前明清遗存相对较多”,人们见的多了“严肃派”石狮,偶尔见到造型别致的石狮,肯定会被“萌化”了。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