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录 > 历史文化

石榴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石榴的原产地是哪个国家

2024-04-07 16:06:19 作者:奇闻录

  在电视剧《楚汉传奇》第二集中,出现了一场丧事,桌上摆放的祭品竟然是几个石榴,最上面一个红彤彤的,下面几个是黄颜色的。石榴虽然在我国有很长的种植历史,但秦汉之交的中原人仍然无缘品尝——即使故去的人也是如此。

  石榴,原来的老家在波斯(今伊朗)一带,后来传入中国。西晋文学家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

  话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安石国。当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那棵石榴树。结果那年石榴花开得特别红,果儿结得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当时先在帝都长安上林苑种植了十株,结果在三千花卉中,石榴这一簇开得格外特别,深受汉武帝的喜爱。

  石榴,在皇家备受恩宠,还源于多子多福一说。唐代结婚赠石榴的礼仪十分盛行,寓意“多生贵子”。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中也有这方面的描述,武则天用火强攻群芳圃和上林苑,催促百花开放。在众多的奇葩秀卉中,唯独石榴以惊人的速度展现艳丽,喷吐馨香。则天皇帝大悦,说:“这里的石榴,是朕特意叫陇右节度使从西域采办来的。它不但开出了各种殊异的色彩,而且多是怀中抱子。朕今见鞍思马,睹物怀人,想起不惑之年的侄儿武三思,尚无子嗣,何不把这送给他,作为得子的征兆?”武则天当下传令兵部,把200棵石榴树苗赏给在东海郡(今江苏境内)镇防的武三思。以后武三思有没有子嗣并不关人们的事,但是石榴的这个寓意,却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

  石榴有一连串动听的名字,沃丹、安石榴、若榴、丹若、金庞、涂林、天浆等。丹是红色的意思。石榴花有大红、桃红、橙黄、粉红、白色等,火红色的偏多。所以,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颜色便是火红的。农历的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雅称“榴月”。据说,五月石榴花的花神,是唐代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民间流行的钟馗画像,耳边大多插着一朵艳红的石榴花,这虽然是古代民众的想像,却也最恰当不过了。在明代的插花理论中,石榴花总被列为花主之一,称为花盟主,周围用栀子、蜀葵、孩儿菊、石竹、紫薇等陪衬,这些花则被称为花客卿或花使令,可见古人对石榴的推崇。

  石榴与服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北朝时,梁元帝在《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填词,“石榴裙”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古代女人穿裙子都很喜欢石榴红色,但由于当时染红裙子的颜料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出来的,所以也把红裙称为“石榴裙”。时间一长,“石榴裙”便成为古代女子的代称,说男性被女性所倾倒,就称其“拜倒在石榴裙下”。

  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满枝的石榴象征着繁荣、美好、红红火火的日子,所以很多人喜欢在自家庭院里种几株石榴树。金元的时候,石榴开始在民间普及,因为那时栽种技术有了发展,盆栽石榴流行开来,再也不用种石榴树了,小巧的盆栽石榴随着主人的性子,可以在室内外随意摆放,数量多少没有限制,并且作为送人的观赏礼物,大受欢迎。时至今日,盆栽石榴也是装点家居的上宾,被许多人喜欢。

  诺贝尔奖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发放,要归功于投资理财。

  3100万瑞郎增值92倍

  据说,最初诺贝尔的遗产只有3100万瑞郎,从1901年至今的112年里,诺奖发放的奖金总额早已远远超过诺贝尔的遗产。最初诺奖金额并不高,1901年首次颁奖,根据诺贝尔当初的遗愿: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但此后奖金数额开始缩水,甚至1923年已经降到了最低11.49万瑞郎。尽管此后奖金名义数额在增大,但因瑞郎的数次贬值,实际价值一直难以达到1901年的水平。

  直到1991年,诺奖金额升至600万瑞郎,才与1901年首次颁发的实际价值相当。也正是从1991年开始,诺奖金额连年上升,到2001年已经上涨到1000万瑞郎,并一直维持到2011年。虽然2011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不力,但总资产仍然高达28.6亿瑞郎,是设立之初的92倍。

诺贝尔奖

  从投资国债到股票

  3100万瑞郎竟然花了112年还没有用完,还增值92倍。为何诺贝尔奖金始终发不完?是因为投资理财,所以不但没花光,奖金数额反而不断上涨,基金的盘子也越来越大。诺奖完全是依靠投资理财的收入在继续执行着诺贝尔的遗嘱,理财专家的出色表现延续了诺贝尔的梦想。

  据悉,诺贝尔基金最早只是投资于国债与贷款等安全的证券上。但是由于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运作的开销,到1953年,该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为了能够持续运营,诺贝尔基金会开始了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的理财,由此资产快速增值,奖金额也不断上涨。

  据了解,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并不是一帆风顺。运营初期,由于投资策略比较保守,加上赋税较重,所以经营状况很不理想,一度面临运营不下去的风险。直到1946年,在瑞典王国政府的支持下,基金会终于获得了免税待遇。1953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成为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

  投资也有风险亏损

  虽然从1953年以后,诺贝尔基金会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但是20世纪80年代才迎来真正的黄金期。在此期间,由于全球股市增长迅速,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持续增值。不过事情总是一波三折。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令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诺贝尔基金会在两年之后不得不做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名为“招募人”上市公司名下。1990年初,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大大赚了一笔。2000年1月1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奖金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它也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当然,投资也有风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诺贝尔奖基金也产生很大冲击。诺贝尔基金会的2011年年报显示,由于全球股票市场不振,其股票投资亏损了1900多万瑞郎。因此,从去年开始,诺奖金额降低了20%,每项奖金由1000万瑞郎降低到800万瑞郎。

  不过,市场总是会转好的,今年以来美国股市不断创出新高,欧洲股市也在走好,相信以后诺贝尔奖奖金还会增加到1000万瑞郎。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